奇想奇想之年


“失败从来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深夜和自己懒惰、软弱、违背的誓言、被浪费的才华挤在同一张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2003年,69岁的Joan Didion(琼.狄迪恩)在圣诞之际目睹丈夫John心脏病突发,然后抢救无效去世。 雪上加霜的是,在后续一年里她的女儿一直反复遭遇病危住院,徘徊在死亡边缘。 在这煎熬的一年中,Joan一直真诚秉笔,记录了期间的心情起落和所思所想,并于2005年成书出版,取名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中译《奇想之年》)。

我是因为触动于文首那段话而找来这本书。当时寄身无锡,情绪颇为低落,走走停停,终于在10月底回成都的候机大厅里摸着骑骑的头唏嘘完卷。作者在回忆生活万千细节的字里行间记录了丧失至亲之后的心理状态,读来多有触动,奇想翩跹,聊记之。

一、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古今中外,悼亡怀旧的诗书不在少数,从袁枚的“汝死我葬,我死谁埋”到曹雪芹的“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从白居易的“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到元稹的“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凄楚也好,幽恨也罢,总有一个悲伤欲绝的“我”的影子在里面。 这样一个悲伤欲绝的“我”,其实只是亲人密友故去之后的状态之一。而在他们刚刚离开之时,“我”的精神状态是完全不同且不断演化的。

这就是Joan这一年所经历的精神状态,作为少有的记录这一系列精神状态的书,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注定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这些精神状态的第一层次,就是对死亡事件本身突然性的偏执,以及对于事件细节的反复。遭遇变故之时,我们总是强调事件是如何的突如其来毫无征兆。

You sit down to dinner and life as you know it ends.

珍珠港袭击的幸存者总是以“那是一个普通的礼拜天早上”开始他们对袭击的描述,车祸的遗孀会反复说他的丈夫是如何像平时一样下班回家,被蛇咬死的孩子家长总是说本来孩子跟平时一样的好好在那玩着,祥林嫂会反复诉说阿毛是如何在家门口剥豆子。

And then -- gone.

然后是grief,我觉得中文最贴切的字应该是“恸”。在Joan的描述中,grief既不是伤心(sadness),不是遗憾(regret),也不是孤独(loneliness)。

Grief is different. Grief has no distance. Grief comes in waves, paroxysms, sudden apprehensions that weaken the knees and blind the eyes and obliterate the dailiness of life.

记得当年婆婆去世之后,我写下的感受是“涌起一种无边却又淡淡的忧伤,这股忧伤广袤似无处不覆,却又淡薄的无法触摸”。现在回想起来,这也许就是Joan所说的grief。

Tightness in the throat.
Choking, need for sighing.

这种grief的状态是最令人无法承受的。Joan说“I wake and feel the fell of dark, not day”,这似乎是比“终夜长开眼”更痛苦的一种状态,是“开眼终长夜”。

在这样的grief包裹之下,生者表面上保持着正常的理性,保持着一个pretty cool的外表,内心却慢慢进入一种期盼亡者归来的状态,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寻找亡者归来的蛛丝马迹,并开始逐渐全面丧失认知能力(lost cognitive ability on all scales),进而导致其生存风险的陡增。文献研究发现丧偶人群在丧偶一年时间内有远高于其他人群的死亡率。这种现象甚至在动物中也存在:

Geese had been observed reacting to such a death by flying and calling, searching until they themselves became disoriented and lost.

这和当年元好问所见的“天南地北双飞客”简直如出一辙,“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唯一的差别是元所见的鸿雁似乎预见了未来,更决绝的当场殉情了。

然后是self-pity。这应该是在悼亡作品中最常见的精神状态了。前面提到的“我死谁埋”、“他年葬侬知是谁”、“我寄人间雪满头”,以至“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Time is the school in which we learn, Time is the fire in which we burn”。这种self-pity将生者的视界引向极度的悲观,也往往是这些作品最触动人心的地方,直至人们得出以下结论,

It is the blight man was born for.

这种极端绝望的时候,人需要被拯救。而这种拯救,就在于平凡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二、For richer for poorer but never for lunch?

这是早年美国妹子们选老公的一句箴言,大意就是:未来的老公,我结婚可以跟你同甘,可以跟你共苦,但是不可以跟你天天一起在家吃饭(因为你得出去打拼挣钱!)然而,Joan几乎是一个完全的反例,在她和丈夫John四十年漫长的婚姻里,除了新婚的五个月,他们全是work from home,几乎每天24小时在一起。以这种模式生活,我估计大部分夫妻不到五年就得分道扬镳。

Joan并没有交待他们婚姻甜蜜长久的秘法,但是看完全书,答案却会很清晰,那就是对每日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Joan的笔触丝毫谈不上华丽,但是她对生活细节的把握全部随着精确的描述在纸间浮动,令人佩服不已。她能记得几十年前在洛杉矶看的电影,晚饭去的餐馆;能回想起当年丈夫在晚餐间的对话,记得他的笔记;能记得很久以前订购的杂志,买过的晚餐。 这里面很多例子让我这个年轻人都深感自卑。比如,她记得“stayed in a room at the Château Frontenac that did not have its own bathtub”,同一家酒店我和丫丫姐也去住过,但我丝毫不记得到底有没有浴缸。当然,作为一个作家,Joan时刻保持记录的习惯对这些记忆非常有帮助,但也正是对生活的热情和关注,才能支撑她记录这些细节。

有一款软件叫Daylio,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当天做的事情,再用一个喜怒哀乐各不相同的人脸符号标记对应的心情。这款软件会根据你连续记录的天数奖励不同的成就。如果你有用过类似的软件,就会明白Joan和John这四十年有多么不易。试想一下,你能坚持记录这个软件多久,更进一步,每天记录的是有意义的事情能多久,再进一步,每天记录的有意义的事都是配笑脸的又能坚持多久。

当对生活如此关注和热爱之后,Joan才能在John亡故而自己陷入无尽的self-pity之时,通过一点一滴的回顾往日的生活,逐渐抹平grief,回复正常的生活。

Joan的女儿Quintana小时候在短期内先后经历了叔叔的自杀和姐姐被谋杀。她当时问John为什么自己的朋友鲜有遇到家人去世的事情,而自己一下子就遇到两个。John回答说“It all evens out in the end”。 Joan的理解是得到如此多坏消息的女儿终将会公平的得到属于她的好消息。而Quintana则理解为,对于其他的人,他们终会得到属于他们的坏消息。

其实对于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For richer or poorer or lunch, it all evens out in the end。

As it was in the beginning, is now and ever shall be, world without end.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附记

最后全书看完,发现文首那段话根本不是出自 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 ,网上的各种引用不过是以讹传讹。我能找到Joan最接近这段话的作品是 Slouching Towards Bethlehem:

To live without self-respect is to lie awake some night, beyond the reach of warm milk, phenobarbital, and the sleeping hand on the coverlet, counting up the sins of commission and omission, the trusts betrayed, the promises subtly broken, the gifts irrevocably wasted through sloth or cowardice or carelessness. However long we postpone it, we eventually lie down alone in that notoriously uncomfortable bed, the one we make ourselves. Whether or not we sleep in it depends, of course , on whether or not we respect ourselves.

By